台湾茶品牌困境该如何突破

台湾茶叶网 07/14 台湾茶 台湾茶叶品牌 台湾名茶

A- A+

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或是东方美人茶,台湾长久以来不仅饮茶文化悠久,在不停精进的农业及制茶技术下,更有许多优质而具商业价值的「台湾好茶」!然而,这些台湾好茶面临什么困境,又该如何走向国际、让世界看见呢?
台湾茶品牌困境该如何突破

从「做产品」到「做品牌」!从行销4P看台湾茶业品牌化困境!

台湾茶业一路从过去的「生产与制造」思维,渐渐有了「品牌」的概念,纷纷有茶庄、茶厂起来要自创品牌,但实际却未能了解品牌的真正涵义。以行销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解释台湾茶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在「产品」上,面对市场多数消费者对于纯茶、原片茶叶的偏好,使得市售台湾茶亦多以此形式为主,而在各项产品型态相似、产地来源一致、同质性极高的的状况下,换个名字或是包装已无法做出差异化。
其次是「价格」,目前台湾茶多走高端精品路线、价格偏高,但实际对消费者来说价格并非问题,重点在于性价比「敢喊出这样的价格,但你是否真正带给消费者那样的价值?」
而在「渠道」销售上,多数茶园陷入自产自销迷思,以为架设网站就会有客人上门,她比喻「就像开了店,客人不一定会上门。就算开咖啡厅也得发个传单啊!」
此外,多数业者「行销」方式套路化、缺乏新意,鲜少从消费者角度填满需求、做情境思考,也让业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产生距离!

做品牌没有标准答案!从国际案例找灵感!

台湾茶在做品牌的路上,并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但从国际的茶叶品牌「小罐茶」等案例中,或许能找到灵感!
以中国高端茶叶品牌「小罐茶」为例,便狠狠抓住了消费者痛点。多数消费者对于茶其实并不熟悉,但对于红茶、乌龙等或是知名的制茶大师却是相对有感的。因此掌握了这点的小罐茶,只推出了8种消费者熟悉的茶款,维持统一价格,且不标榜产地为主要卖点,而是找来各种茶款顶尖的制茶大师为其产品背书。

好行销,也得有好质量!品茶5大重点要注意!

然而,再好的包装、渠道与行销,若没有稳定的质量,也难以让消费者买单!从冲泡、闻香、啜饮带领读者品尝台湾茶,并藉由茶色、茶香、回甘、醇厚、焙火5面向画出台湾茶的风味雷达图。
以茶色来说,主要是受发酵程度影响,发酵越浅的茶叶其茶色也越浅,他举例「以文山包种茶来说,茶色就相对较淡。而以冻顶乌龙、红玉红茶来说茶色就会较深。」
而随着发酵过程,茶叶中的儿茶素与氧气结合、产生氧化作用,便会进一步产生较浓郁的「茶香」,以乌龙、红茶来说其香气的表现便比绿茶来得更加明显。发酵同样也影响着「回甘」程度,而回甘与「醇厚度」恰好相得益彰。
「醇厚度」除了与发酵程度相关外,与茶叶种植的环境变化也至关重要,日晒时间越长、甘醇度也会更高。以夏天来说其实茶叶的甘醇度应该要较好,但实际上却未如预期,主要是与普遍未达到合适发酵程度有关系。
而经过「焙火」不同火侯、时间的处理,也同样影响茶叶的甘甜程度,但除了文山包种茶、碧螺春等不做焙火外,红茶一般来说也不会进行焙火。

由内而外作品牌,才能让人真正买单!

做品牌应该是由内而外,对于品牌必须要有信念,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给消费者什么,也才有办法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信念及产品买单!将一个好的产品,变成一个好的经验,甚至让消费者打从心里认同你,才是真正成功的品牌!
而尽管要做好一个品牌并没有唯一解方,但透过从国外的成功案例、重新回头,并坚守质量与期望带给消费者的理念,或许便是台湾茶走出国际的出口!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台湾茶品牌困境该如何突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茶叶网 - 台湾茶|台湾十大名茶|台湾茶叶网将不断更新,丰富大家对台湾茶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