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这个字从何而来?在《茶经》尚未问世之前,据说还没有这个「茶」字,古代人们都将其写作「荼」字,「如火如荼」的荼;如西汉王褒《僮约》中,「脍鱼弊,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记载以及孙楚的「姜桂荼芽出巴蜀」诗句。
「茶」字怎么来?

此外,湖南茶陵是西汉时设置的县,在唐以前写作「荼陵」等等,都能看得出来茶一字尚未出现。「荼」字是个多音字,也是个多义字,既可读成「cha」,也可读成「tu」。
不但可以表示茶,也用以表示一种田野间的苦菜,更能表示茅莠等野草,一字多用,自然在使用上并不方便,也较容易混淆。直到陆羽《茶经》问世后,唐玄宗编撰《开元文字音义》时,才推出了一个「茶」字,用以区别一般的「茶」类植物。
那么,陆羽为什么在《茶经》中将「荼」字减去一笔,改成「茶」字呢?这一笔省略得非常有意思;因为,茶字下半部减去一横便是「木」而不是「禾」,意即茶是木本而不是草本植物,陆羽在《茶经》里的第一句话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自从《茶经》问世后,后人便不约而同地都使用「茶」字了,中国茶叶种类已超过50种,由于中国从古代起就向国外出口茶叶,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其实都引用中国话来命名茶叶。
例如俄语叫茶为「chai」,日语叫茶为「char」,荷兰语叫茶为「Thee」,英普通话叫茶为「tea」,法国语叫茶为「the」,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叫茶为「te」等等。
从这里发现各国的相似之处,其实,不论叫cha、chai或是叫tea,都是从汉字「茶」转化而来的。从各种茶的读音与历史背景来看,足以说明茶叶的发源地在中国,这是毋容置疑的。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追溯「茶」字怎么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茶叶网 - 台湾茶|台湾十大名茶|台湾茶叶网将不断更新,丰富大家对台湾茶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