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因为觉得泡茶规则步骤很繁杂而对茶为之却步!?
而且因为这样反而觉得干脆买手摇饮料茶就好了!?
如果是这样…..
你肯定是误会什么了

虽然传统的工夫泡的确注重许多小细节,光听就让很多人为之却步
但如果没有要参加茶艺表演,只是想在家泡出简单好喝的茶,下面这些应该够你用
『都用滚水就好了吗?』
其实多数茶,乌龙茶、红茶、岩茶…都能用95-100℃的滚水冲泡。而绿茶比较不一样,绿茶建议用80℃左右的水,太烫会让茶叶的营养流失。另外,台湾人比较不熟悉的黄茶,比较娇嫩,用70℃左右即可。
另外一个原则是,通常焙火越重、发酵度越高的茶可以耐较高的水温;相对的,轻焙火的包种茶就适合低一点的温度,这样逻辑推演下来就更不用说不发酵的绿茶了。
『茶叶要放多少?』
依照国际标准的茶叶竞赛规则,150ml的沸水冲3公克的茶叶,条索型茶叶5分钟/球型茶叶6分钟后倒出来,这样就是竞赛规格的茶,可以说是绝对部会出错的标准鉴定泡法(台湾的比赛茶流程也是依照这样的方式喔)。由于每把茶壶的容量不同,因此家中泡茶可以直接就以茶水比例1:50来冲泡,一样浸泡5分钟,也就是跟随鉴定泡的黄金比例。
鉴定法:150ml水,3g茶叶,5分钟
如果觉得5分钟等太久也可以试试看:
150ml,7g,1~1.5分钟
200ml,5g,1.5分钟
※茶叶形状越紧实,需要的舒展时间越长
不过…也不是大家手边都有电子磅秤,再说古人也没有电子秤,完全就是靠手感。所以如果随兴一点,一般简单目测,球型茶叶的投放量大约铺平盖住容器的底部,而条索型茶叶因为比较蓬松,所以可以放到壶身的2/3。而绿茶白茶可以稍多,黑茶普洱茶就可以减少投茶量。
总结
头昏眼花吗?那你直接看我们家的建议冲泡方式好了:
热泡:约5g茶叶,倒入200ml热水(约95-100度℃),浸泡后倒出:第1泡至第3泡浸泡时间约90秒,第4泡以后每次增加20秒,约可冲泡八次以上。
冷泡:约5g茶叶,投入500ml常温冷水,以低温冷藏约8小时以上后取出茶包,可放置冰箱约2天。如果放置室温浸泡,可缩短浸泡时间,约2-4小时,待茶水变色即可。
(※使用更大容量的茶器,可依照茶水1:100比例,依照喜好口味自行增减。)
※茶叶形状越紧实,需要的舒展时间越长
小编有另外写一篇专门讲「冷热泡茶差异」的文章喔,来看看吧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初入门的基础泡茶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茶叶网 - 台湾茶|台湾十大名茶|台湾茶叶网将不断更新,丰富大家对台湾茶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