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山乌龙茶闻名的台湾,近年因台茶18号让「红茶」得以受到瞩目。回溯过去,才惊觉台湾红茶早在1930年代就在世界发光,究竟什么原因让台湾的红茶产业发展断裂?又为什么921大地震后,鱼池瞬间成了红茶的故乡?鱼池乡的公所、农会、茶农在打造品牌、振兴产业过程中,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南投鱼池是台湾红茶的发祥地,那长年浸润在湖光山色与蒙蒙雨雾的内山风土,滋育了台湾红茶特有的台湾香,在其间致力耕耘红茶产业的人们,以充满开放精神的尝试与创新,写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红茶史。
鱼池是台湾第一的红茶产区,也是红茶研究中心所在。1936年台湾总督府命新井耕吉郎在日月潭猫囒山设立「中央研究院鱼池红茶试验支所」并在1938年设立锡兰式机械制茶工厂,进行品种选育、栽培及制茶技术的研究试验,为台湾红茶产业奠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以台茶18号为主的鱼池红茶渐渐打开知名度,市场定位直追高山茶,成功带动地方产业振兴、茶园复耕及青年返乡。鱼池茶改场也有机会重启更多搁置的红茶育种计划,再推新品种台茶21号「红韵」及台茶23号「祈韵」,让台湾红茶有更多样的风味。
台茶18号「红玉」一跃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台湾红茶,国际红茶专家盛赞为「台湾香」。鱼池茶改场助理研究员简靖华认为,红玉是台湾红茶的转折点,要在国际红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拥有特殊品种香将是关键,也是茶改场未来选育研究的方向。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鱼池红茶复兴之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茶叶网 - 台湾茶|台湾十大名茶|台湾茶叶网将不断更新,丰富大家对台湾茶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