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顶茶叶生产合作社每年都会举办「冻顶老茶」评鉴会,规定缴交茶样必须是半球形,是着眼在冻顶乌龙茶特色之建立,也跟它的发展历程有密切关系。因此参赛者必须很清楚了解冻顶茶的发展演变,否则缴交不符合规定的茶样很容易就被淘汰掉。
台湾制茶技艺来源大致可区分为闽北武夷岩茶系统,以早期乌龙茶和条形包种茶为代表,另一系统来自闽南安溪铁观音,以木栅铁观音和半球形包种茶为代表。台湾半球形包种茶的发展源自日据时代。日人谷村爱之助及井上房邦氏(1929年)认为台湾包种茶形状,多为粗杂,外观不优美,缺乏重量感与稳定性,应可以改做成眉型或球形,类似中国大陆茶之外观,来提高海外市场之竞争力。1930年4月26日在木栅茶业公司举办球形包种制造讲习会。此项技术为当时包种茶在制造技术上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为本省包种茶外观朝向球形发展之源起。而真正让本省半球形包种茶落实发展,应是王泰友与王德二位茶叶前辈,据徐英祥先生(茶改场前研究员兼秘书)指出本省布球包种茶系由大稻埕福记茶行王泰友与王德二位先生所传授,两位先生为安溪人,他们于1939年在南投名间乡以安溪铁观音茶之布巾包法,结合素包种制法,传授布球茶之制造技术。1941年到冻顶,1946及1969年到台北木栅,1950年名间乡开始生产布球包种茶,1970年代逐渐扩邻近茶区。
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茶业改良场为规范制茶标准,乃将发酵程度达50-60%的部分发酵茶称为「乌龙茶」。此乌龙茶制法着重在萎凋和搅拌过程,前段着重在萎凋过程以轻搅拌方式,后半段则采重萎凋促使发酵程度加深叶缘褐变,呈现七分红三分绿之色彩(番庄),有别于闽南乌龙茶制法的绿叶镶红边。此种改良制程的乌龙茶在1923年外销美国成功,逐渐成为台湾特有卷曲状的乌龙茶,其高级品就是通称的椪风茶、东方美人茶或白毫乌龙茶。南投名间乡「埔中茶」及鹿谷「冻顶乌龙茶」是结合条形包种及铁观音布巾包法而成,外观呈半球形,发酵程度在15-20%间,讲究的绿叶镶红边,发酵程度较传统乌龙茶轻了许多。技艺结合铁观音反复焙揉制法,且着重在成茶之焙火,以发酵程度结合烘焙,成就冻顶乌龙茶滋味甘醇与滑润特色。因此,依冻顶乌龙茶加工制法来看应归为半球形包种茶。
1976年鹿谷乡农会举办第一届冻顶乌龙优良茶竞赛,当时规定茶叶的外观形状必须是半球形,半球形的外观比条形的包种茶包装更为容易、携带方便,推出后造成市场的轰动。从此,包种茶制成半球形的外观,席卷整个中南部和高山茶区,成为台湾茶叶市场的主流。当时布球揉捻机、束包机还未研发成功,半球形的外观完全是靠手工揉捻方式成形,因此外观也不是很紧结,与现今外观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评鉴冻顶老茶的一大特征。
1976年至1987年鹿谷农会举办冻顶乌龙优良茶竞赛,主审由茶业改良场吴振铎担任,吴场长有感传统冻顶乌龙茶着重在焙火、滋味、喉韵、水色带红之特色(偏向铁观音之特色),转为要求水色金黄鲜艳,清香扑鼻,醇厚甘滑,富活性的清香乌龙茶。此清香型乌龙茶,颇获爱茶人士的喜爱,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此后高山茶也随着引入清香型冻顶茶制法,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差别只是在发酵轻重和焙火程度而已。半球形包种茶是结合素包种(条形包种茶)和铁观音制法,素包种着重在清香花香的表现,铁观音则着重在烘焙程度、滋味的甘醇度和韵味表现,加工中特殊的走水及包巾揉,容易造成水色偏红、香气较不易呈现之因素。冻顶乌龙茶在后半段制法是结合铁观音的包巾揉和重烘焙作法,很容易将清香的味道掩饰掉。因此,作者相当认同吴前场长的看法,否则冻顶乌龙茶在茶汤水色与烘焙程度上很容易与铁观音混淆,没有自己的特色,差别只是在品种和发酵程度上。
在冻顶优良茶比赛质量逐渐要求有香气及茶汤水色走向金黄鲜艳后,前人也在揉茶功夫上求新求变,发明揉茶辅助机械来减少人力的支出,1973年鹿谷乡永隆村陈拍收先生研发布球揉捻机成功,使枝梗水分更容易释出卷曲,但仍需靠手工以揉捻成圆形的布球。1983年名间乡陈清镇先生研发束包机成功,节省相当劳力的付出,也使布球揉捻工序得以机械代替手工,外观也从半球转为球形发展,香气更容易呈现,目前全台部分发酵茶中除了文山、南港、宜兰茶区生产条形包种茶及部分地区生产东方美人茶类外,各茶区大都以生产半球形包种茶为主,它已成为台湾的代表茶类。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冻顶乌龙茶的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台湾茶叶网 - 台湾茶|台湾十大名茶|台湾茶叶网将不断更新,丰富大家对台湾茶叶的认识。